第124章官道三相:海瑞、严...(1/2)
作品:《极品权贵》春天悄无声息的来临,年假过后,省委大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待汪磊前往甬城赴任后,陈明远正式担任省委书记的秘书,经历了履职初期的炙手可热,到了时下,生活已经转为平静,大部分时间,只是作为宁立忠的助理兼跟班,干着一堆看似体面光鲜、实则繁琐零碎的事务。
平静中偶尔泛起那么一丝涟漪。
对此,陈明远早有心理准备,边熟悉官场体制的明规则和潜规则,边观察着东江省的权力构造,原先他身处有线台,认知不免有很多局限性,如今身处东江省一号长的身旁,自然能耳濡目染到许多高层面的信息。
这一点,正符合了宁立忠和老爷子对他的期盼,希望借由这个平台,让他融入到世系官僚的圈子中。
同时,趁着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时间,他还去东江大学的图书馆办了张借书卡,时常拿几本书放在办公室,一得空闲便消遣。
虽说两世为人,让他多了份为人处世的成熟和睿智,但他明白,如果未来想走得更远,不断的充电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天,陈明远处理完了日常事务,听外面的走廊静谧非常,就看起了书。
大门敞开着,不时有清徐的春风拂面而来,一派的悠闲惬意。
由于时常要迎客送客,外间的大门一直都是敞开着的,刚开始陈明远觉得这工作实在繁琐得很,后来得汪磊的言传身教,渐渐也领悟出一套妙招:不管什么人、多少人,即便走到门口,自己也不要抬头,假装全神贯注地工作,直到人走到自己的桌前了,自己才恍然醒悟的起身寒暄、表示礼貌!
不要小看了这伎俩,省委书记日理万机,每天不知道要跟多少人会面,如果每个人来一趟,陈明远都要起身走到门口迎接,每天不晓得要多走多少‘冤枉路’,日积月累下来,谁受得了?
因此,当陈明远习惯秘书工作后,应付这事更是得心应手,坐在办公室,只要悉心听一下,基本都能判断出6柏年、尚文彬、文海琛等熟人的脚步声,几乎达到了耳听官出身,却极具军事才能,多次领兵出战,从无败绩,但直到叛乱岌岌可危的时候,他才被委以重任去平叛,因为他太贪了,原先当地方官就吃农民的赋税,到军队后又吃士兵的军饷,明代贪污不算新鲜,但这位仁兄却贪得天下皆知,推荐他的辅高拱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拨一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他至少贪污一半,但以他的才能,足以平定叛乱,如果我派一个清廉的庸人去,或许他一两也不贪,但如果办不成事,朝廷就要多加军饷,这么拖下去,几百万两也解决不了问题,到头来受苦的还是百姓’。”
“说白了,每个人都有私心,一个政治团体,也有他们的私心,有些民主国家的会议上,一群人会为了政策分歧拍桌骂娘、拳脚相见,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感叹他们为了老百姓的利益竟能做到舍身忘我的地步,但把民主这层表皮扯掉,仔细探究不难现,他们要追求的,无非是制定出符合各自团体利益的政策,至于民意,无非是他们争权夺利的筹码罢了,而筹码,往往都是可以蒙骗到的!”
宁立忠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似乎想将他看个明白,见他淡定从容的和自己对视着,半响过后,忽然笑了,点头道:“难得你年纪轻轻,就能把政治这汪深水看得这么透彻,还算不错。”
他站起身,长长吁了口气,把书递回去,道:“我再教你一句,如果你以后想成就一番大业,就要记得,搞政治的,跟老百姓的道德是两码事,在政治的圈子里,团体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当你站在一定的高度后,就会明白,一件事能不能做,不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只取决于是否符合背后团体的利益,往大了说,那就是一个国家的利益!”
话说得语重心长,对陈明远,宁立忠无疑是寄予了厚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品权贵 最新章节第124章官道三相:海瑞、严...,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30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