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仁义(1/2)

作品:《再回大宋

文天祥策马回到宋理宗赵昀所在的高台附近,下马觐见。

“文卿练兵辛苦了。新军训练有成,朕心甚慰。朕决定,加封你为枢密都承旨,仍节制新军。牛富任新军统领之职,迁武翼郎。刘保勋任新军副统领之职,迁修武郎。其余新军将士,各营指挥使,皆各有赏赐。新军所有士卒,每人赏钱两贯!“

新军的统领和副统领人选,在这几个月里面,文天祥也曾与赵昀说过。文天祥作为一名文官,不太可能一直担任新军统领。牛富作为武人出身的副统领,接任新军统领之职,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刘保勋担任副统领,文天祥也与赵昀说过。赵昀显然是一概照准了。

不过,文天祥也没有想到升迁会来得这么快,原来以为还要等上一年半载的。虽然文天祥不再担任新军统领的职务,但大宋的规矩,历来是文臣节制武将。赵昀也仍用文天祥节制新军。

枢密承旨是正六品的官。从八品的承事郎到正六品的枢密承旨,不过几个月的时间。

文天祥是状元出身,是储相,得官家宠信,没有人怀疑他会顺顺利利升上去。但这份升迁速度,仍足以让朝中许多人为之侧目,感叹其官运亨通。

当然,这只是官阶,文天祥的差谴并未改变,仍然是节制新军。不过,既然升了官,新军统领也由牛富担任,他这个节制新军的文官,便很有可能会兼管其它的事情。

牛富虽然自担任副统领时起,就明白以后跟着文大人,必定会步步高升。却也没有料到,这么快就能从大使臣进阶武翼郎。这可是武将升迁的一道大坎,许多边关将士浴血奋战多年都升不上去的。

刘保勋就更是喜出望外了。

几个月之前,他刚从国子员的一名学生,补了指挥使的职,升了小使臣。如今竟然又补了新军副统领的职,升迁为修武郎。几个月时间,便从小使臣进阶大使臣,这不由得让刘保勋欣喜若狂。

刘保勋的升迁,固然离不开文天祥的大力举荐。但另一方面,牛富兄弟几人均在新军中任职,牛富升成新军统领之后,朝廷一些大臣和宋理宗赵昀都有些担心文天祥驾驭不了他们,因而需要制衡军中的势力。国子员出身,又受文天祥大力保荐的刘保勋,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人选了。

相对于牛氏兄弟这些出身草莽的边关将士,刘保勋这种国子员出来的学生,显然更容易受到朝廷的信任。

“谢陛下恩赏!“几人皆是大喜。

“陛下!“文天祥借机说道:”微臣想要为新军五千将士,再讨陛下一项恩赏。“

“哦,你有什么要求?说来听听!“赵昀微笑着说道。

“启奏陛下,我大宋军中的粮食供应,向来都是有定制的。但新军初立,为了严格训练新军,让新军迅速从军,微臣给新军增加了许多训练任务。为了让将士们都无怨无悔的训练,微臣下令,军中粮食供应,不作任何限制,以将士们吃饱为止。因此,新军将士消耗的粮食,比别的军队,要足足高出了五成。五千将士,却吃掉了七千五百人的口粮。微臣想奏请陛下,增加给新军的粮食供应,否则,新军就要无粮可吃了。微臣手中有详细的帐本,请陛下御览!“

说着,文天祥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帐本。

“不用看了!“赵昀手一挥,说道:”朕还能差饿兵不成?新军将士训练辛苦,多吃一点粮食,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朕准了!“

“谢陛下恩典!“

文天祥终于松了一口气。

军粮开支占新军军费开支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余的是装备和饷银。虽说占比不算太高,但朝廷有朝廷的章程,规定得很死,轻易不能更改。文天祥也正为这事头痛,现在赵昀金口一开,那问题就解决了。

“宣旨,让蒙古使臣前来见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回大宋 最新章节第七十章 仁义,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3/1138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