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 备战令(2/5)
作品:《光绪中华》,扬头道:“您知道,中国对英国没有敌意,对德国也同样如此。所不同的是,中英之间的友谊是有条约限制的,我相信我们彼此双方都乐意履行完毕这样一份造福于中英两国人民的协约。如您所说,德皇的确是有一个建立中德联合舰队的建议,但是这项计划只是德皇的口头倡议,这并不是一件确切的事,更加不是我的主动提议。要知道,中英联合舰队的存在意义是维护中英两国的利益,并维持远东地区的秩序。那么如果要有中德联合舰队的话,那么这支舰队的意义何在呢?请诸位先生了解,由于中英189o年合作互助条约签署以来,我大清皇家及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持中英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以及大英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1984年中英日友好通商条约既是明证,这是一条业已存在的路线,我的国家也将在这样一条路线上坚持走下去。”说着,觉得有些干巴巴的,于是稍稍注入点感情,蓄了蓄气叹息道:“中国有句古话,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英帝国对于我国,何止滴水?我国已经有三百多人的官系统由贵国一力培养,如今最高的职位做到了一省布政使,相当于贵国的行政区财政负责人,最低的也做到了知县,相当于贵国的市,而且这种行政官员的培训系统还在良性运转着,每年大英帝国都会为我国培养近四百人的官,到本世纪末,有英国留经历的中国各级官员人数将达到两千人左右,试问,这样一个国家,会与大英帝国为为敌么?”
一席话辩解归辩解。利诱归利诱,接着又搬出巨大的市场由英国人独享优先权,但凡德国人有兴趣的地方。英国人都可以行使优先权等等利益,总算是将下院这帮政客们糊弄的神五神六地,加上在中国有巨大利益的军火工业的议员们地间隙说些好话,总归是这一上午的演讲下来,基本上还抱有疑虑的议员已经很少了。就在下院与议员们一同用过午餐,下午便直接进入了合作的议题,因为工业化的关系。中国的矿产开采急需外资进入,钢铁行业和城市建设也是新的热门。有些没有在中国捞到过好处地议员们表现的甚至比军火行业地代表们还要急切。毕竟这是一个商人的国家,除了极少数之外,大多数的议员每一个人背后都代表着很多商业利益,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与钱过不去。中国这么大一个几乎是空白的行业都亟待商家去填补地国家,说句稍稍有些夸张的话,那里几乎有赚不完的钱。
国家的利盖与商业利益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这就是英国人所需要的出发点,而我地职责就是引领他们来到这个出发点上。与我开始一段新的友谊。
而且,我还要提醒他们,垂涎这块市场的,远远不止英国一家,所以在演讲间隙,我抓住机会拣选着词句尽量不刺激他们的自尊,用诚恳的语调道:“诚如先生们所说的,我的国家正走在一条上升的路上。我地国家需要欧洲的技术和军火,化,这些市场需要大英帝国来填补。当然,德皇也有意愿向我们推销,出于维护德皇颜面的考虑,我们购买了他们一些军火,要知道,德皇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商人,有时候你很难拒绝他的盛情。”摊开双手与议员们一起讪笑了几声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处在欣欣向荣的上升期,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不能轻易地走错任何一步路,比如开罪贵国。”
一番哄笑之后,我知道这句话足以让他们深思许久了,所以,恰到好处的结束了演讲,借着要出席爱德华王子及乔治两父子与索尔兹伯里伯爵联合举办的招待晚宴的理由,在如雷的掌声之中,我告别了那群今天很有收获的议员们。
晚宴的规格很高,其实也是相当于王室和政府的联合审视了,有了上午的经验,加上谨慎的表态和略微有些迎合的语言,所以,这一关其实也不是那么难,毕竟如载滢说的,英国人同样的需要我,在晚宴快结束的时候,终于切入正题,在爱德华王子父子与索尔兹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绪中华 最新章节第二零二章 - 备战令,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6/11622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