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节:第一百一十六章 德邻求兵(2)(2/2)
作品:《抗日之血祭山河》四师副师长、第二师师长、第四师师长、第八十九师师长等职。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围剿红军以及进攻十九路军福建政fu的的数次军事行动,实际上汤恩伯与蒋介石致力培养的另外一员干将陈诚有些相似之处,那就是经常性的打败仗,一直到1935年4月期间,履历非凡的汤恩伯被国民政fu叙阶为陆军中将,之后晋升第十三军军长。
高飞记得名噪一时的李宗仁在□□中对汤恩伯的猛烈批评几乎成为后人评汤恩伯的主要经典依据,以致其名声恶劣异常,而站在国民党的角度去看汤恩伯一生坚持的□□立场,也使其难有什么好评,加之其败仗多于胜仗。
抗战初期,汤为第二十军团军团长,参加战役包括南口战役,汤恩伯率第十三军在怀来、南口、居庸关一线与日军血战十日,直到张垣失陷,历史上在台儿庄会战中汤有功劳,但不服从李宗仁指挥,亦种下他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之间的不和,以至于发展到了宿敌的地步。
汤恩伯以南口血战被称为抗战铁汉,但是在之后的抗战中被民间戏称为见死不救汤恩伯,爱民如子汤恩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负面贡献可谓是不可磨灭。
汤恩伯在因虚功晋升、统御大规模部队之后,单靠对河南省征税供粮饷以致无力顾全军纪。河南人以水、旱、蝗、汤,河南四荒形容河南当时之四大灾害。其中的汤就是汤恩伯,不过当时河南人也称土匪为老汤,汤就是土匪的意思,依照汤恩伯的宿敌李宗仁的暗示,汤恩伯军队的军纪非常败坏,败坏到了与土匪毫无差别的地步。
果然,李宗仁开口之后,蒋介石来回踱步道:“第二十军团可以拨给第五战区指挥,但是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使用,精锐部队要用在关键时刻!”
李宗仁看出了蒋介石的不愿意,但是他确实需要汤恩伯这柄利剑,因为南北两线阻击日军的作战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他所等待的战机就是其中一路日军会孤军冒进,这样的话在外线活动的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就可以立即击敌背后,完成一个漂亮的反包围。
本章已完成! 抗日之血祭山河 最新章节第272节:第一百一十六章 德邻求兵(2),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7/11703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