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四执政者鉴(1/2)
作品:《闲来闭门读古文》——读《单子知陈必亡》
单襄公作为天子使者路过陈国,没有受到应有的隆重的接待,亲眼目睹了其混乱局面和**现象,推断出“如果不是陈侯要倒霉,就是国家要完蛋”的结论。他那些根据虽然是陈国政治混乱的原因,却也从反面给所有的行政者提出意见和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他陈国要灭亡的第一个原因是废先王之教。他的先王并无特指,大概是所有成功的统治者。先王教导:雨季过了要修道,河水干了要修桥,草木枯萎要备粮,北风起了要修房。也就是要依照季节的变化进行基础建设,才能保证明年国民生产顺利生活有保障。要搞其他的项目建设也不能违背农时,否则会影响经济发展,后果严重。
陈国要灭亡的第二个原因是弃先王之法制。如果国家要兴盛就必须遵循先王的制度。即:成行的树用来标志道路(的所在),设立偏远的采邑(偏远镇)用来守护道路。国有郊区牧场,边疆有寓所(驻守)守望,湿地有草场,园地里有树林水池,(这些)地方是用来抵御灾患的。其余的地方无非是(用来)栽种谷物的土地,民众没有悬挂(不用)的农具,田野没有杂草,不错过农作时节,不漠视农民的劳动成果。有丰厚没有匮乏,有安逸没有疲困。都城有各级官员的事务,城郊有遵从秩序的良民。
陈国必亡的第三个原因是蔑视先王之官也。如果要重视先王之官,就得做到: “等级相当的国家的宾客来到,(由)关尹禀报(国王),行理凭符节迎接他们,候人做引导,门尹打扫门庭,宗庙里的祝主持祭祀,司礼管理宾馆,司徒召集仆役,司空检查道路,司寇审问盗寇,虞人送上肉类,甸人准备柴火,火师看管灯烛,水师监督洗涤,膳宰送上食物,禀人献上谷物饲料,司马摆放好喂养牲畜的草料,工人打开车(进行保养),各类官员分别提供相应事物,(从而让)宾至如归。所以(宾客)上下没有不满意的。等级高国的宾客来到,就用加一等级的官员,更加恭敬。是周王朝的使官,就全是官员亲历亲为,(由)上卿监督他们。如果是周王朝国王巡视,那就是(诸侯国)国王亲自监督他们。”这几句话为我们详细明了古代官员的岗位职责,如果都能恪尽职守一定能做好国家管理工作,现代社会政府部门和古代官员也存在对应关系,所以对现代行政管理也有着借鉴作用,值得当政者深思。
陈国必亡的第四原因是犯先王之令。先王之令是这样的:“上天的条例奖赏善良惩罚淫邪,所以凡是我分封的诸侯国,不要学违背常规的行为,不要过度地享乐,各自遵守你们的典章(制度),来接受上天的赐福。”也就是,如果大家都遵纪守法别做出格的事,就会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不会发生动乱。
当然作为现代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也不能照搬前人的做法和规章制度,古人的训条可以作为样板勉励自己,大到治国到领导一个单位,顺应民意和天时、各司其职、遵章守制只是最基本的法则,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又何谈建设和谐社会呢?
【单子知陈必亡】(周语中 《国语》)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致饣气,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弗见。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偫而畚挶,营室之中,土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闲来闭门读古文 最新章节5.四执政者鉴,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5/151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