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七敬姜——贤妻良母的典范(1/2)
作品:《闲来闭门读古文》——读《敬姜论劳逸》
我曾经无知地以为,所谓贤妻良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家庭妇女,还一度看不起这种人,觉得娶妻当取新潮女子,如果娶了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则永远体会不到浪漫的滋味而郁闷至死。但当我读过《敬姜论劳逸》以后,不由得对自己以前的无知感到羞愧。敬姜作为一位出色的母亲,其光荣事迹不只记载于《国语》的这一篇,她还有其他事迹被记入了《列女传》中的母仪篇。读完这些材料,才知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是多么的精辟,不过这个女人却是母亲而不是妻子。
敬姜是莒国人,名字叫戴己,《列女传》在《鲁委敬姜》这篇章最后的颂中:伯之母,号曰敬姜,通达知礼,德行光明,匡子过失,教以法理,仲尼贤焉,列为慈母。这真是个极高的评价。敬姜是鲁国公父穆伯的妻子,可是很不幸穆伯早死,她独自含辛茹苦带着儿子度日。她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下将儿子教育成为了鲁国的栋梁之材。她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代人也有着诸多的借鉴之处。
作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敬姜本人具有博渊的化知识。在本篇《敬姜论劳逸》中她在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书籍作参考的情况下,随口就出了古代从帝王到各级朝庭官员的岗位职责,还能顺便把他们家属应做的事情也得一丝不苟。仅这一点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体。而现代的父母大多数狂热地逼着孩子自己悬梁刺股,而自己则每天按时地喝酒打麻将,其效果可想而知。
敬姜有着长远的目光。有一次她儿子放学后,带着几个朋友来家中作客。敬姜看到儿子对朋友态度傲慢蛮横,有点盛气凌人。等儿子的朋友一走,她立即把他教育一番。通过周武王、周公、齐桓公等人的成功经验,告诉他只有谦虚谨慎才能笼络人才、成就大事的道理。我忽然想到我的同事,他的原则是不能让孩子受气,只要听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纠纷,就一定找到学校争个是非曲直,不占上风不罢休。现代社会“怕孩子在外面受气”的家长不在少数,其目光竟然比不上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妇女,长此以往其孩子的性格暴戾好强可想而知。
敬姜具有宽大的胸怀。敬姜的丈夫是鲁国的名门望族,自己守寡多年终于盼望着孩子当上了大夫(不是医生,而是古代的大官)。按理,她坐享奢侈豪华的生活也不为过。但是她仍然每日操作不停,看来她在实践着“言传不如身教”的那句至理名言。同时也为鲁国上下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可以“身在斗室母仪天下”了。
另外,敬姜具有深刻的思想。比如她将织布机上的零件的功能,比作朝迁中的各个官员的职责作用,用来教育儿子,不但比喻形象生动,而且深入浅出地讲明白了治国的道理,读来活泼有趣,让人受益匪浅。有许多智慧之士都曾用日常起居来比喻治国,如老子就过“治大国若烹鲜”就拿煮菜来作的比喻,同样言简意赅和敬姜有异曲同工之妙。
敬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创造了个慈母的典范,让自己名垂史册。她不但教育了自己的儿子,还教育了我们这些现代人。作为敬姜这样的贤妻良母,是每个男人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珍惜永远不会过时。
【敬姜论劳逸】(鲁语下 《国语》)
公父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邪?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
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闲来闭门读古文 最新章节8.七敬姜——贤妻良母的典范,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5/151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