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 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品:《闲来闭门读古文

――读《秦楚之际月表》

读到《史记》中秦末那段变幻的风云,我突然想起有首诗这样写道: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的是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秦始皇是最早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的人,可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苦经营的事业和家庭就毁在两个盲手里。但同样不读书的刘项也分出了胜负,一个成了帝王一个见了阎王,“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却也颇值得玩味。

刘帮成了最后的胜利者,主要因为刘帮“原来”不读书,没有知识和化,但他没有固步自封,知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了比普通读书人还有知识和谋略的人,他网罗的人才许多都是博学多才的读书人他不断地虚心的向他们请教、听从他们的建议和主张,那些人的知识都被他所用,那明他读的是无字书,上的是社会大学而且终身都在学习。

项羽成了最后的失败者,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他不读书,不仅时不读书而且长大以后也不读书,不懂得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道理。他从一开始就不爱学剑术,不爱读书。他的武功高得吓人据可以拔山举鼎,不学剑术也许是因为他觉得剑法太没有杀伤力不适合战场上应用,是可以原谅的。刘帮出身贫寒,不读书可能是因为没有条件。而项羽却是有条件读书而偏不信知识的力量,才不读书,所以这决定他以后不懂得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人才,让手下的许多有识之士如韩信、陈平等都流失到对方的阵营中去了。而项羽只在时候的学过几天兵法,可是这短短的学习就让他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胜利,成为了当代一流的军事家。但是后来他不再读新书,一直都在吃老本,没有注意知识更新,最后造成了自己在军事上是天才可是政治上是弱智,没有识破刘帮的险恶用心而兵败身死。如果项羽多读本书,以他的智力,我想,刘帮的一大群谋士估计也不是他的对手。

不仅刘帮和项羽由于对知识的看法和做法不同而导致胜败殊途,以前不读书的朱元璋后来读书了就成了一位英明的皇帝。以前读艺书很出色的宋徽宗当上皇帝以后没有读好政治书,就下场悲惨。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也不会重新来过,可是我们却可以在史为鉴,督促自己不断读书,与时俱进,避免为后人所笑。

【秦楚之际月表】(《史记》)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於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於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馀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於、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於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鉏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乡秦之禁,適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本章已完成! 闲来闭门读古文 最新章节4.三 刘项原来不读书,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5/151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