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十一 侠归何处(1/2)

作品:《闲来闭门读古文

——读《游侠列传序》

我是读武侠长大的,时候有本杂志叫《武林》,除了介绍武术门派,图解武术动作,还有重要的内容就是讲述武林侠客的故事。等我上初中以后,偶然发现了本叫《射雕英雄传》从此一发不可收迷恋上了武侠,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武侠著作我不知读了多少遍,许多情节都烂熟于胸了。如果真的能穿越,我希望能回到古代瞻仰侠客们的风采。

刚知道史记中有篇《游侠列传》的时候,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阅读了。可读完了朱家、剧猛和郭解的事迹以后却是满怀失望。失望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对这些游侠的武功没有详细的描写不知道他们到底是用刀还是用剑;二是对他们的属于何门何派没有明,当然我也知道,西汉那时候少林寺还没有建成,武当山也还只是一座山;三对他们的事迹非常失望,尤其是郭解,年轻时轻意杀人,又盗墓铸私钱,后来被朝庭强制移民,他的手下为了维护他的权威更是动辄杀人,最后被朝庭杀了全家族。这哪是我印象中的侠客传,这分明是黑社会大佬传。

看来侠的观念,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着。在游侠列传中侠的优秀品质,他概括为“救人于厄、赈人不赡”,可见他们的作为就是收留包庇逃犯,以暴易暴。他们的行为大多为朝庭所不容,“不轨于正义”,所有的侠最后都不得好死。可是到了唐宋传奇笔下,侠成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富济贫的代名词著名的《红线盗盒》就的一名侠女用高强的武艺盗取宝盒制止一场战争的故事。到了明清公案中如《三侠五义》《施公案》中,大侠们不再和官府做对,几乎都成了朝庭镇压叛乱、抓捕强盗的强力助手,比如近年来影视中包青天手下最得力的捕快就是南侠展昭,就是一名出身绿林的大侠客。

现代人起心目中的“侠”,恐怕想到的既不是《游侠列传》中的朱家郭解,也不是《刺客列传》中动若惊雷的聂政荆轲,更不是《水浒传》中的一干好汉,而是金庸里的郭靖萧锋了。因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武功和智慧来为民请命,为国奔驰,制止战争,抵御侵略。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实我想穿越到古代欣赏的,也是郭靖萧峰这样的大侠风采。

【游侠列传序】(《史记》)

韩子曰:“儒以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於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於井廪,伊尹负於鼎俎,傅匿於傅险,吕尚困於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於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闲来闭门读古文 最新章节12.十一 侠归何处,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5/151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