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密谋(3/5)
作品:《大唐极品闲人》,现在正在像老鼠一样,躲藏在沙漠之中,不时滋扰伟大阿拉伯帝国的突厥人,也是你们的宿敌,难道您当真希望他们笑到最后吗?想想看,那会是一个多么悲惨的结局!”
哈马德说的这些,李义府并不关心,他之所以极力主张出兵大食,也不过是为了在李承乾的面前露脸,他知道李承乾的心里对出兵大食,是极为渴望的,他渴望建功立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代雄主,李义府立柱用兵,也不过是投其所好,至于代价的问题,他根本就没有想过。
哈马德见李义府不说话,还以为自己的劝说起到了效果,接着又道:“那些野蛮的突厥人,他们生具狼性,他们是文明世界的破坏者,如果让他们成了最后的受益者~~~~~”
“好了!”李义府不耐烦的打断了哈马德的话,道,“如果哈马德大人今日来本官的府上就是为了说这些的话,就请便吧!大食国的所作所为,必须要付出代价!在本官看来,带兵痛击你们这些大食人的功劳,明显要更大!”
哈马德一愣,见李义府居然是这个态度,顿时明白了过来,和李义府这个人说什么代价,说什么得不偿失,他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这个人需要的是利益。
哈马德接着话锋一转,笑道:“好吧!李大人!既然李大人对我的这个提议不满意的话,我不介意换一种说法,只要大人能促成两国友好的话,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大唐能放弃对阿拉伯帝国的东方行省用兵,我们愿意为自己的鲁莽复出一些代价,比如领土!比如昭武九姓!”
昭武九姓!
李义府一听到这个词,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昭武九姓的史料始见于《魏书》。昭武九姓人善商贾,和中国通商很早,唐代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
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10多个小国的的泛称,其王均以昭武为姓。
根据《隋书》,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
粟特人在历史上夙以善于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早在东汉时期,洛阳就有粟弋贾胡。南北朝以来,昭武九姓经商范围更加扩大,并不时为一些国家承担外交使命,如545年北周曾派遣酒泉胡安诺盘陀出使突厥。大唐立国以后,经商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称为兴生胡或简作兴胡。
早在南北朝时期,姑臧等地就有昭武九姓胡建立的移民聚落。碎叶、蒲昌海、西州、伊州、炖煌、肃州、凉州、长安、蓝田、洛阳、关内道北部河曲六胡州等地都有昭武九姓胡的聚落。
最初昭武诸国相继臣属西突厥,西突厥灭亡之后又归附大唐,受安西都护府统辖,可是因地处西陲,也不时遭受阿拉伯帝国侵袭,病多次向大唐求援,接受大唐皇帝赐封的王号,可是自贞观二十二年之后,昭武九姓便时常反复,今日朝大唐,明日属大食,蛇鼠两端。
太宗皇帝也曾发兵征缴,可是因为昭武九姓之中的石国,米国,何国等六个国家都位于葱岭以西,进兵不便,也是徒呼奈何。
可以说昭武九姓的反复无常,乃是大唐君臣心中一个永远的痛,如今米国已经被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灭亡,可是其余五国尚在,只要这五个国家存于世间,对大唐来说那就是个极大的耻辱。
这一次李承乾之所以执意要出兵西进,说是为了报复大食,可是其中也未必没有趁机灭了昭武九姓,一雪前耻的打算。
如今哈马德居然主动提出了昭武九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极品闲人 最新章节第十章 密谋,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9/1941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