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骠骑入颍川(一)(1/3)

作品:《将骨

公孙敖此次被刘彻敕封为征讨草贼将军,领十万南军主力开往颍川,暂行三军主将职权,全力抵抗两王联军的进攻最新章节。说是暂行主将职权,那是由于公孙敖固然领了一个专为讨伐叛军而设的将军职衔,但那中军主将的地位,却是留给秦城的,等到秦城一到,公孙敖就得乖乖往做他的副将。而这,也正是公孙敖为何会在阳翌城主动出击的原因之一。谁会从骨子里愿意做备胎?

大汉中心有南北二军,北军经过刘彻整理之后,只剩下骑兵,如今号称有精骑十五万,可以说目下是专为对付匈奴而立。南军兵制遵守旧制,车步骑兵皆有。只不过近年来车兵数目相对之前要减少了些,步卒人数倒是有所增长。南军十万,骑兵仅有数千,其余九万皆是车步兵。

公孙敖自打丢了阳翌城之后,三天撤退三百里,现今将雄师驻扎在阳翌城西边的一个名为丘城的处所。阳翌城一战,公孙敖大败,折损兵将两万余。固然动了筋骨,好在元气尚在。在丘城,狼狈逃离至此的公孙敖见两王联军一时没有追来,终于能够重新排兵布阵,结构防御工事。由于不知两王联军什么时候会杀过来,公孙敖不敢将动静整的太大,以防工事还没有修筑好两王联军便赶了过来,自己措手不及。

兵法云战必攻城,皆因城是一个处所的战略要地,交通地位重要,且掌控一个地区的经济命根子。有城的处所皆有攻防,城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比之李广,尚且年轻的公孙敖在夕阳下矗立在丘城城头,面朝东方,面容严格,愁在眉头。很久,公孙敖长叹一声,对身边的幕僚说道:“兵贵神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叛军声势浩大,逐日所费物质自然宏大,这种时候,刘安那老匹夫定然是打定了主意要以最快的速度向长安方向进军。说不得他十几万雄师只会留下一小部分留守阳翌城,雄师连城都不会进,就会朝这边杀过来。听说刘安手下有一支练习有素的骑兵,是刘安花了大价格打造出来的,人数未几,只有六千,但却当得虎狼之师这四个字。前日在阳翌城夜袭失败,数千骑兵折损在阳翌城外,就是吃了这支骑兵的亏。如今我雄师达到丘城已经两日,按说刘安应当不会放过趁我军立足未稳的机会,派精骑前来突袭。可到如今也不见叛军的踪影,延年,你可能猜透刘安那老匹夫的用意?”

被公孙敖称为延年是一个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男子,本身很有儒雅气质,但是一双阴气的眼珠却将他全部身子的平衡打破,看起来有些不大和谐。这位李延年是公孙敖的亲信,第一幕僚,外人称其足智多谋,有孙膑之才。

李延年在公孙敖侧后半步,闻言他布满阴气的眼珠显得有些深奥,安静道:“常言事出变态必有妖,刘安本身狡猾奸诈,这回他的智囊更是早在淮南国就有兵家第一大才之称的吴怀素,这两人凑在一起,指不定就能弄出什么让人防不胜防的诡计诡计来,将军不可不警惕。”

“先生就直说该怎么办吧!”公孙敖摆摆手,有些烦躁,“他刘安有吴怀素,本将也不有先生吗?以先生之才,别说一个吴怀素,就是孙武在世本将也不惧!”

对公孙敖摆手烦躁的不客气之举,吴怀素脸色平庸,不过眉宇间却有些傲气和冷意,“前日在阳翌城,我就曾劝过将军不要出城袭营,将军却不听......便是延年再如何有能耐,也只是一介书生,万事还需将军指挥调度,况且延年不过就是一个书呆子罢了,安敢妄称大才?”

“先生怎么又提起这茬?”公孙敖只感到脚底生火,忍不住就想跺脚,终回是耐住性子,知道已经败过一场的自己再经不起失误,当下只得好声好气向李延年拱手,“阳翌城夜袭是本将的过失,现在应当如何,还请先生赐教,本将一切听先生的便是。”

“将军是征讨草贼将军,在下一介白衣罢了,怎敢让将军事事唯命是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骨 最新章节第四百四十四章 骠骑入颍川(一),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9/1942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