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报纸的威力(1/3)

作品:《混在大唐

神都周报的发行,一时间掀起了千层浪,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带来的冲击可不是一般得大。

以朝廷的名义发行神都周报,这是在给天下百姓宣扬神都,是给武太后做宣传。还有就是报纸发行,刊登的是朝廷政令,这样让广大百姓就能知晓朝廷的政略是怎样的。如果地方官员渎职,那么百姓可以到洛阳皇城击鼓立石上达天听。

在如今这个告密之渐起的时候,百官感到了自危,各州各县官员也感到了脊背凉飕飕的。这神都周报就是一把利剑,明晃晃地就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斩下来。

贪污之官对武清是深恶痛绝,一时间针对理的声讨也在地方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这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清心书院的小和中堂开展十分艰难。有腐儒直接上疏理乃伪,应该消灭掉。

理生也不无反击者,如萧嵩就写了一篇《论儒与理》,里面就儒和理的想通之处做了说明,并着重于理的开拓性做了阐述,这篇章被武清刊登在了第二期神都周报上。

理和儒至此逐渐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武太后的龙案上,摆满了理和儒骂战的奏疏,不禁大为头疼。如今以理的底子,根本不是儒的对手,儒的基数太大了,而且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是儒家经典,这让武太后十分为难。

“婉儿。你说这儒和理之争,朕该如何办才好?”武太后问自己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如今俨然有大唐“内相”的地位,她早有腹稿。便说道:“儒历经千年而不衰,必有其可取之处,天下人大都自小攻读儒家经典。理只不过发展了十年而已,但作为一个新兴的问,是这个时代的幸事,太后应该感到高兴才对。理兴起,必然遭受各方打压。若不保护,那么理之说也将成为那昙花一般,教兴盛。百花齐放的局面也恐怕再难看到。至于太后您是要用儒思想,还是理思想,不都是太后您决断吗?”不跳字。

上官婉儿如此一说,武太后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大唐自立国以来,以法家思想约束百姓行为,以道家而追求无为而治,以佛家悲天悯人之佛性消除天下戾气,以儒家为治国良方。若这理能够超越任何说,那么何愁不是我大唐万世基业的治国良方呢?”

武太后随即一想,笑道:“婉儿,拟旨。准许民间办报,但只许讨论术。不可论时政。”

上官婉儿一愣,随即便明白了,答应一声,拟了条子,命人送往凤阁。

当朝廷旨意下达各州,第二期神都周报六万份发往各州各县之后,大唐掀起了一片办报热潮!

在此之前,武清把印刷局开到了大唐十来个主要大城,如此一来,竟然带动了印刷业务的上涨,不得不说福祸相依。

这一时间,大唐境内先后有刑州清河县的清河周报,是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所办。临州狄道的陇西周报,是名门望族陇西李氏所办,也是皇族李氏祖地。扬州人董馥创办的扬州月报。徐州刘令娴创办了徐州周报等等。

总之,儒和理的骂战拉开了序幕。当然报纸上刊登的,不仅仅是儒和理对骂的内容,还有一些诗在上面,如此一来有远见卓识者,开始以报纸为媒介发表自己的诗,以期获得天下人的赞赏。因为朝廷严令不得非议朝政,于是报纸上完全刊登的是诗。

武清自然不甘寂寞,以清心书院为基地,创办了清心日报,在报纸上刊登了清心书院的佳作外,还对洛阳里坊之事进行了整编撰写刊登在了上面。而且也出现了以卖报为生的报童。

一石激起千层浪,洛阳的百官士大夫们从未想过报纸还有这等有趣,比起自己派人打探消息不知道强了多少。

特别是报纸上描写了一段发生在温柔坊温柔楼中的李家公子和宋家公子争夺头牌嫣儿的故事。顿时让这些平日里厌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混在大唐 最新章节第二百九十六章 报纸的威力,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204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