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谈大会(2/3)
作品:《权晋》 “没想到王妃展下也是爱好玄学之人。”王羲之尴尬的笑道。
“不是,我只是在家中烦闷,早就听闻清谈大会乃当今名士盛会,所谈之事皆玄之又玄,特来开阔一下眼界。”褚蒜子笑着说道。
“不过,在这里,你不能叫我王妃,你可以像谢兄一样,叫我褚兄即可,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的身份。”
“明白,明白。”王羲之满脸微笑着赶紧说道。
四人来到众人身后的一个空的桌子前,席地而坐,侍女奉上果盘及酒水。微风徐徐,甚是凉爽。
“坐在南边中间的哪位叫王坦之,出身于太原王氏。”谢安开始为褚蒜子一一介绍起来。
“王坦之右边的为郗超,来自高平郗氏,乃当朝太尉郗鉴之孙。”
“奥。”褚蒜子轻声的答道。
“坐在北边中间的哪位,就是会稽王司马昱,当朝皇帝的亲叔叔”
“啊,王爷也来清谈?”褚蒜子不懈的问。
“王妃…奥不,褚兄可能对当朝选官制度不甚了解罢”王羲之歪过头来说道。
“这跟选官有什么关系。”褚蒜子更加迷惑了。
“自魏文帝创立九品中正制以来,选官主要靠当地有名望的乡绅贤达来举荐,但乡绅贤达也不可能结识所有的有才华的人,所以就会通过举办清谈大会,来看观察品行与知识。”王羲之答到。
谢安微笑着点了一下头。
“还有就是名士品鉴了。”谢安接着说道。
“名士品鉴是什么?”褚蒜子歪过头来看着谢安说。
“名士品鉴就是由当朝名士,前去探望某个人的时候,通过观察这个人的面相与言谈举止,而对这个人的品行及德操做出的总结性的评语。”谢安仰着头,似乎非常自豪的说道。
“哪这又跟王爷有什么关系?”褚蒜子不解的问道。
“他本身就是王爷啊,皇亲国戚了,应该不再需要名士的品鉴了吧”
“呵呵。”谢安与王羲子都只笑而不答。
“会稽王边上的哪位,就是刘惔了。”谢安说完,脸上洋溢着崇拜的笑容。
“啊,他就是刘惔。”褚蒜子心中暗喜道。
褚蒜子初到王府时,整日与琅琊王耳鬓厮磨,常听王爷说起刘惔,说刘惔清明远达,文词风流,乃当今清淡之最。为世人所仰慕。
“那他们今天所谈何事?”褚蒜子问道。
“莫急,待我慢慢给你讲解”谢安笑道。
“所谓清谈,是相对于俗事而言的,不谈国事、不谈家事、不谈俗事,只谈老庄、周易,所以也被称之为清言”
“那奇不很无趣?”一旁的小舞插了个嘴,问道。
谢安与王羲之又是一阵呵呵。
“一般都是一个人或者多个人组成一队,另外几个人组成一队,针对某个问题,由一方提出自己的看法,称之为主,而由另一方提出不同见解和质疑,称之为客,主客双方互相质疑,又互相答疑,最先词穷一方输。”谢安喝了口酒继续说道。
“通过清谈这种方式,主客双方各抒已见,摆观点,援理据,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学识与胸怀了。”王羲之接着说道。
这时,酒桌上的郗超说到激动处,竟脱下衣衫,坦胸露乳,单膝跪地,言辞激烈。
原来,他们今天清谈的主题是《庄子》里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首先会稽王司马昱一方认为:
“河里的鱼游的从容自在,所以它们是快乐的。”
而王坦之一方则认为:
“你又不是鱼,又怎么会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而会稽王一方又接着认为:
“你又不是我,你又怎么会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权晋 最新章节第四章 清谈大会,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00/200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