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秦砖(一)(1/2)
作品:《大汉好男儿》常惠率领众人赶到现有长城的尽头时,那儿停着二辆马车,孔山与一个穿着华丽的富豪正在有说有笑地聊着天。
常惠赶紧上前报到,“禀军侯,卑职奉命赶到。”
孔山便介绍道:“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一位是李老爷,我们这一段的长城都是由他负责修造。这是常惠,第六燧的守燧长,第六燧范围之内的质量监造都由他实际操作,我就挂个名的。”
常惠一听,便上前与李季打了个招呼。
“客气了,孔军侯,朝廷把修造长城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你、我,希望我们齐心协力,在朝廷预定的工期内圆满地完成。”李季的脸上堆着笑。
“李老爷说的极是,你们都听到了吗?今后,李老爷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违反原则的,就应该互相配合,一切以朝廷的任务为重。”孔山很是圆滑地把球直接踢给了常惠他们。
常惠只得点头答应,他知道,能够承包这么大工程项目的,背后一定是大有来头的。
“走,我们也别光在这儿站着了,我先带你们去看一看吧。”李季边走边聊道:“我找占卜的看了一下,下个月的十二是个黄道吉日,适宜开工动土,我们就定在那一天奠基典礼,正式开工。现在啊,我们的人都是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一部分人,在山上采石头,还有一部份人,在挖窑烧砖。你们说,先去哪儿看?”
“采石头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先去看制砖吧。”孔山道。
于是,李季便领着孔山、常惠沿着山间小道转了一下,来到一处黄土高坡前。
只见以前十分偏僻的荒原,这会儿堆满了劳动的人群,有的人身上穿着赭褐色的囚衣,衣衫褴褛,正在工头的监视下不停地劳作着。有的在劈柴,做烧窑用的燃料;有的在挖土。这秦砖的取土也是一门学问,烧砖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这层土壤的颜色要比地表土深。后人研究,它形成于大约八万至十二万年前。当时,地球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生物作用使这时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是烧制砖瓦的上佳材料。只是不知道当时的秦人是怎么知道的。
这挖掘出来的粘土,还要经过人手工粉碎、过筛,去掉土中的杂质,只留下细密的纯土,然后才能进入下一道环节---搅拌。
有囚徒挑来一担一担的水,倒入纯土滋润,然后反复搅拌,或用力踩踏,使其变成稠泥,增加泥土的粘性。人力翻泥、搅拌大致要经过五到六遍,直到将黄泥土真正弄成熟泥,才又进入下一道工序----制砖。
制砖的师傅们制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下洒一层细沙,以防泥与地面粘连,影响砖的外形质量。然后再将和好的泥巴翻填进木制的制坯模中,压实后,用铁线弓刮去多余的泥,再用带有纹饰或者文字的模板用力一按,敲出来就是砖坯。
常惠知道,这就是历史上颇具盛名的秦砖的砖坯。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他曾随父母去西安的秦砖汉瓦博物馆看过。那博物馆里的秦砖,颜色青灰、质地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深埋地下二千多年不坏,被人称之为铅砖,由此可见其质量之高。
不过,博物馆中的砖纹饰有几何纹、龙纹、凤纹,也有的带有文字,并辅以龙凤图案装饰。秦砖瓦的文字,多为戳印文,刻文极少。戳引有阴文和阳文两种,其中以阳文为最多,字体以小篆为主,有些介于篆隶之间。
秦砖上之画像,多以双龙阴阳交会、瑞虎、祥鹭、仙鹤等祥瑞图为主,两边配以田形纹、回形纹、日形纹多种纹饰组成。图纹精妙、极尽变化,夸而不饰,饰而不诬,气韵生动。
这儿的砖坯并没有出现画像秦砖,而是仅仅以简单的米格纹、太阳纹、平行线纹、小方格纹等图案印在上面。毕竟这是修长城用的,没有必要搞得象宫殿那般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好男儿 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秦砖(一),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01/20120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