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野兽之腹-上(1/4)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莫斯科地铁一号线开通于1935年,是米国人和德国人技术援助的产物,也是苏联的第一次地铁建设尝试,德国海瑞克的盾构掘进机在莫斯科地铁的建设过程中居功至伟,那些穿过莫斯科河底部的隧道,无一不是德国海瑞克公司盾构机挖掘的。
随后的7年间,后续工程逐渐展开,又陆续建成了2~4号线。原本5号线预计要1943年建成通车,因为战事的提前爆发,这一工作被延滞了下来苏联人经过紧急改装,把这条地铁改成了慢速的地下电车运兵道路,以满足防御的需求。
从1939年起,莫斯科的铁路系统就超越了纽约的规模,成为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模之宏大,储备空间之富足,足以容纳400万人长期蛰伏地下并储备足够过冬的物资——在德国人空袭伦敦,把伦敦的地面部分炸为废墟的过程中,伦敦地铁只容纳了80万市民,和莫斯科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为了防御空袭,苏联人把地铁站挖得很深——以最深的狄纳莫站为例,站台地面探入地下达40米之深(这是一个需要跨过莫斯科河的车站,所以需要深一点,否则无法从河底穿过),最浅的站台也在地下15米以下。
当然,地铁系统发达也算不上什么好事,毕竟一个犀利的国家,不会总是想着被敌人打到自己的首都时该怎么躲避轰炸,真正的强者,需要的是冲出国门因粮于敌。
地下铁路的通风和废气排放很成问题,所以地铁自从出现以来,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使用电车来驱动——那些挂着地铁名头的地面轻轨不算——所以在德国人进攻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的地铁早就停运了,留下的只是一个巨大的坑道网络系统。
苏联人可以大量储备粮食、被服、弹药、燃料以备过冬,却不可能大量储备电力。莫斯科的外部输电线路在他们自己的焦土策略和德军的进攻封锁两相作用下丧失殆尽,作为莫斯科最后的大规模电力供应企业——莫斯科热电站更是德国人的战略轰炸机一直以来重点关照的对象。早在11月初,莫斯科地区的大范围集中发电设施就被彻底摧毁,仅剩为重要设备准备的应急发电机,自然不可能用宝贵的电力来开地铁。原本奔驰着列车的隧道,现在成了堆积物资和武器的仓库,只留下单程通道以备不时之需。
……
大部队在奥金佐沃和克拉斯诺戈尔斯克之间停顿了下来,之前威猛无比连续撕裂苏军防线的装甲巨兽们开始逐步休整、后撤,故障损坏的坦克在同类的牵引下利用夜间的时机撤往后方,撤往莫扎伊斯克;换上骑兵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替换到一线前沿的位置,接受城市战的考验,苏联人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在德军攻势日衰之后两翼夹击德国人,奈何在北面德军突击部队以小股人马死守莫斯科河岸,然后集中装甲主力作为逡巡机动的防御力量,随时对苏联人的偷袭部队进行半渡而击,装甲力量已经严重不足的苏联人难以组织起规模足够大、突然性足够强的反击,只好暂时放弃这一方向上的尝试。在南面的情况会好一些,但也远远不是如同苏联人所想的那样“德国人停止进攻是因为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最终百思不得其解的朱可夫元帅只能继续选择观望消耗德军。
与主力部队消极进攻相对应的,是渐渐开始热身的奥宁堡突击队、勃兰登堡突击队和蛙人突击队。
11月23日,德军2个骑兵师和1个机步师在奥金佐沃向市区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德国人打得非常勇猛,而且还调集了十几辆突击虎和30多辆灰熊突击炮作为城市战突进的清场利器,苏联人因为终于退到了市区,拥有了全天候机动方面的优势,在德国人的进攻正面上集中了七八倍的兵力进行围堵,虽然因为战场狭小导致部队展开困难只能进行车轮战,仍然把德国人死死顶住,一整天的时间只推进了两个路口的距离。入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最新章节第六十章 野兽之腹-上,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1/2102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