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放山采参宝典(2/3)

作品:《天灵地宝

大多为三人、五人、七人或九人以上,忌二人(怕见财起歹意)、四(与“死”谐音)人。一般讲究“去单回双”。放山人视人参为人,回来加上人参成双数,体现了一定能挖到人参的愿望。

【单棍撮山】一个人独自去放山的,叫单棍撮山。如果放单棍遇到帮伙,只要提出入伙要求,帮伙会高兴地收留他。这时帮伙人数为双,又自当别论。

【把头】把头是一伙放山人根据民主原则推举出来的领导者,在放山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当把头必须具有丰富的放山经验和野外生存技能,懂山规,讲道德,守信用,掌握实用的地理和生物知识。

【进山】放山人进山要选黄道吉日,找个好日子。民间有:“要想有,三六九”,“要想发,三个八”和“六六大顺”之说。因此,放山人进山都选三、六、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认为这些日子是吉利的,进山得财,出山顺当。

【祭拜“老爷府”】从家中出发到达山下后,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由把头领着大伙祭拜“老爷府”(老把头庙)。如果没有庙,用三块石头(两竖一横)搭成“老爷府”(老把头庙),摆上供品,在老爷府前插上三根细树枝代香。由把头领着磕头,并报出入山人数及姓名。并由把头代表大伙“许愿”,祈求老把头爷保佑平安发财。然后,放山人在一起吃顿饭,有啥吃啥。不管什么时候,拿到六品叶就得回来。这是放山的行规,放了大货下山了,得到老把头庙“还愿”。

【搭地戗子】就是顺着山坡,选择背风向阳的坑洼地方,挖出一些土,戗平后,搭起用软树皮捆绑的木杆支起的三角架,苫上桦树皮防雨,在周围培上土,里面铺上树枝、干草和狍子皮,作为放山人临时的家。这种地戗子,满人叫做撮罗,汉译为戗子、窝铺、窝棚。

【观山景】由把头确定放山的山场,称“观山景”。观山景是把头们的硬功夫。人参不是漫山遍野哪都有,不会观山景,就要放空山,是挖不到人参的。观山景是把头根据多年放山经验,对山形山势和树木草头仔细观察,判断哪里会生长人参,选定去哪片山林。观山景还要看哪有人参鸟(棒槌鸟),只要有人参鸟(棒槌鸟)叫的地方都能挖到大人参。

【观景】放山人管圆梦叫“观景”。有时候把头或者其他人会根据晚上做的梦决定压山的地点,此时众人只管跟随,不能点破。确有许多放山人根据梦境找到人参的经历。

【点火堆】晚间要在窝棚前点火堆,驱赶蚊虫,防止野兽,去潮气暖身和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烧的柴禾要顺着摆放,取其顺利之意。由把头点火以示尊重。放山人每天从这里出发去不同的山林寻找采挖人参。

【晃山】在压山前,所有进山的成员要站在一起,齐声呐喊,目的是惊走野兽,也叫晃山。

【排棍儿】压山前,按帮伙人数由把头安排分工,叫“排棍儿”。把头为头棍儿,中间的人称腰棍儿,排在最外边的称边棍儿,边棍儿也要有丰富的放山经验。排棍有两种,一是把头把一边,这种排棍法只有一个边棍。二是把头在中间,这种排棍法有两个边棍。端锅的不在排棍序列之内。

【压山】放山人在山林中搜寻人参叫压山。压山又称开山、巡山、压趟子、撒目草。按排棍儿顺序横排,一般两人间距丈余,以索拨棍尖可搭在一起为度,不放过一块砖的距离,拨草缓行,寻找人参。讲究“宁落一座山,不落一块砖”。压山时不准乱喊话。地势复杂,动物很多,乱说乱喊会导致分心而看不到人参,或因惊悸而出乱子。看见东西喊出来就得拿着,即使看见蛇也不例外,以示惩罚。

【打拐子】压山时,头棍儿和边棍儿每前进一定距离就要“打拐子”,即随手将细树枝折成九十度做记号,避免重复搜寻。按把头和边棍儿举索拨棍所指的方向拐弯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灵地宝 最新章节第十六回、放山采参宝典,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24/2247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