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攻心为上(1/4)

作品:《农门空间之娘子生财有道

客栈小二与那强给赏钱的游脚商推来搡去半晌。

赵长茹看得都笑了,所以方才故意多给那客栈小二九文钱,有给马二的无礼之举赔礼之意,也还存着些别的算计。

现下,客栈小二自觉平白无故,拿了她给的九文钱,是占了她的便宜,所以更利于她接下来的商谈。

商场如战场,攻心为上。

这年头少有人大面积种植茶树,也因此茶叶的产量并不算高。上好的茶叶自然是供给两京的达官贵人享用,这普通茶楼或是小户人家用的都是些次等茶。

赵长茹方才喝的那一口茶水,压根儿没能品出啥茶味来。

这也不奇怪。

并非客栈欺客,舍不得用茶叶。

实在是这年头的茶叶,还算比较金贵之物,即便是像九阳县这种,地理距离与府城比较近,发展较其余偏远之处更好的县城,虽是不少见有茶楼或是酒楼、客栈,可以向客人们提供茶水,可因那茶叶的价格实在高昂,所以这茶水中茶叶放得少,味道也就没那么浓烈。

许是达官贵人家泡一杯茶的茶叶量,在九阳县这等小县城中便能煮一锅。

没错,是一锅,而且是煮。

赵长茹不知这年头茶艺文化是否已经兴起。

毕竟现今饮茶似乎仍为达官贵人们的高雅之趣,她还未曾见过街边四处溜达的小老头,有像后世的老大爷一般随随便便能手里捧杯茶的。

在原身的记忆之中,以及赵长茹自个儿这几日的见闻里,所知的茶水多是靠煮出来的。

煮是为了将那茶叶里的味儿,一点不剩地全给煮进水里去。

啥水温、手法全不讲究。

当然,也许那些个有银钱、有规矩的世家,或是两京一顶一的权贵家中,喝茶并非如赵长茹所知的这般粗糙,但在九阳县这茶叶匮乏的小县城中,茶水确实是简单粗暴地煮出来的。

本来,次等茶喝着的口感并不十分好,且这般量少水多实在也没啥茶味,但因顶着一个金贵的“茶”字,不过只两小碗便得要上一文钱。

因这是客栈,茶水味儿淡,所以价低,只收一文钱。

像是正经的茶楼,一壶味儿浓的茶水,得要足足三十文。

现今普通的小工,一月的工钱多是一两银,能干的许是能挣着二两银,再多的便少见了。

因着国朝冶金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铜铁的产量并不十分充足,且天子以农业为国之根本,所以冶炼出的铜铁除却铸造成军备,便多是铸成各式的农具,供田产所有者购买。且田产主所买入的农具,啥样式,有几件,皆得在官府报备。为的是防那包藏祸心之人,收买农具另铸兵器或是私铸铜钱。

在铜铁产量并不充足的情况下,国朝为减少在铸造铜钱上的耗费,颁布政令定下一两银子只值三百文钱。

虽然国朝现今的器具发展等级,对应着空间之中的铁器时期中期,但因精铁多是用在铸造兵器之上,所以仍旧需要大量的铜用于其他各行各业,铸造铜钱作为流通的货币便是其中之一。

为能更好地发展农业,以保百姓衣食无忧,国朝将部分铜钱改铸成了农具鼓励生产。

所以,现今一文钱的面值,其实,比之后世人们所知的一文钱大。

而小工的们结算工钱,虽说的是一两银、二两银,其实领钱时,拿的仍旧是一吊吊,用线穿好的铜钱。

“两”只是现今之人叫顺口的一个货币单位。

再说回小工们一月,能拿一两银左右的工钱,也就是约莫三百文钱

喝一壶茶便费去三十文,也就是一月工钱的百分之十。

所以,在现今,普通老百姓去到茶楼喝有茶味的茶水,其实算作一项较为奢侈的消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门空间之娘子生财有道 最新章节211 攻心为上,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84/28432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