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纵火(1/2)

作品:《赵昊赵守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夜半三更,万籁俱寂。    ‘梆、梆梆梆……’的打更声中,更夫扯着嗓子高喊道:“平安无事。”    县城西南角一片黑暗,只有一个高墙大院还亮着一串气死风灯,白色的灯纸上用黑字写着‘昆山县预备仓’六个字。    本朝的预备仓类似前朝的常平仓,但更偏重赈济百姓,而不是平抑粮价。太平无事时,仓里的存粮大都在春末贷给农户,秋收后收回。    遇到灾荒时,预备仓的存粮就成了县里赈济灾民的主要来源。    但毫不意外,开国二百年间官吏上下其手,大户逃避纳粮,百姓借贷不还,仓储逐渐短缺。到了隆庆年间,这项惠民善政已是名存实亡了。    赵守正接手昆山县时,预备仓里只剩两千石存粮。    爷俩当时还嫌少,事实上昆山县年年水灾、年年赈灾,库里还能多少有些存粮,只能说明上任县太爷还算是有良心的。    不过自打赵二爷上任,天天都有五船粮食运来,虽然每天支出也不少,但预备仓里的存粮终于渐渐多起来了。其中最大的甲字仓,已经快要堆满了。    这让全县百姓都安心不少,市面上抢购的风潮渐渐平息,物价也终于稳定下来。    管库的官吏库丁这阵子也忙坏了,天天装船卸船、入库出库,一个个都累成狗。    今晚趁着汤大使有事儿回家,刘副使早早睡下。有人一招呼,库丁们就开赌耍钱,要好生放松一下。    值房里的吆五喝六之声,在这安静的夜里传得老远,就连墙外巡夜的昆山县官差,都依稀能听得见。    “我们帮他们巡逻,这帮家伙倒在里头快活。”打着写有‘快班’字样灯笼,穿着大红号衣的捕快不爽的啐一口。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我看,咱们也回去玩两把。”一旁同伴闻声手痒。    “算了吧。”其余的捕快却纷纷摇头。“县衙里都是大老爷的人,当差时谁敢乱来?”    “是啊,还是等下值再说吧。”捕快们郁闷的要死。“大老爷来上任,带的长随比县里的官差还多,听都没听说过。”    “光人多也不怕,好歹还有法子糊弄。要命的是那两个师爷,怎么这么懂行啊?一插翅膀,他俩就知道你要往哪儿飞。真是要了个亲命了。”    “不说了,忍上两年,好好当差吧。大老爷堂堂状元公,干两年就高升了……”    一众捕快说着话,渐渐走远。    待人声消散,他们身后的方家巷中,便蹑手蹑脚窜出了十来条黑影。    这些人背上鼓鼓囊囊,走路专贴墙根阴影,鬼鬼祟祟一看就不是好人。    不一会儿,他们摸到了预备仓后门。为首一人轻轻推了推闭合的大门。    便听吱呀一声,门开了条缝。    见果然没上锁,那人松了口气,转身招呼同伴,鱼贯摸了进去。    预备仓院中同样静悄悄,只有库丁的值房中亮着灯。开大小的吆喝声,就是从那间值房传出来的。    不速之客们愈发轻手轻脚,顺着墙根摸到了位于院子中央的甲字仓。    借着气死风灯微弱的灯光,能看到仓门紧闭,上头还挂着大铁锁。    为首那人从怀中摸出一把钥匙,屏住呼吸,插入锁孔,轻轻一扭。    便听咔嚓一声轻响,大铁锁便开了。    那人强抑着砰砰的心跳,取下锁头。然后和同伴将沉重的仓门,慢慢推开一条可以过人的缝。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然后留下两个望风的,其余人溜进了库中。    仓库里漆黑一片,只能依稀看见一袋袋码放整齐的粮食,把个偌大的甲字仓,堆得满满当当。    为首之人招招手,跟着进来的手下便从背上取下沉甸甸的皮囊,拔掉软木塞,摸着黑将带来的火油倾倒在各处麻袋上。    粮食有水分不易燃,仅靠外头一层薄薄的麻袋,很难将其引燃。得温度高到临近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昊赵守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四章 纵火,网址:https://www.zuimeng.net/419/41931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