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代三皇(1/2)

作品:《鬼眼寻珍

一只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山水人物大盘、一对康熙青花夔龙纹观音瓶、一只雍正缠枝莲赏盘、一对原以为是乾隆实际是雍正的珐琅彩金狮镇纸,还有那对最受关注的清康熙豇豆红马蹄尊。

所有得自张强、张秀珍家的清三代官窑瓷器、重器,全部规规矩矩的摆在“双圣”博物馆会议室内的桌子上。

向立臣、沙联安、扈三良、杨起荣,邓伟伦、李肖也赶了过来,包括金锁和张华全部都聚集到了这里。毕竟这些官窑瓷器在国家博物馆都未见能够一次性地看全,而且是近距离地看的这么真切。

“真是美轮美奂!这老张家的两口子祖上是干什么的啊?怎么能一起存了这么多的官窑瓷器。这简直就是把‘清三代’所有的官窑典型瓷器都集齐了呀!”

李肖虽然不是专门鉴定陶瓷的专家,但欣赏能力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邓伟伦也频频点头,说道:“‘双圣’博物馆一下子收了这么多的宝贝,估计国内的同行又得眼红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那还用说!别的不算,单就这一对康熙本朝的豇豆红马蹄尊,就是国内众多博物馆多少钱都收不到的宝贝。”

杨起荣不顾那对马蹄尊里依旧浓重的陈醋和大蒜味儿,爱不释手地抚摸着。

向立臣、沙联安和扈三良,也都对每一件瓷器上手掌眼。

而最有意思的是金锁和张华,这两位瓷器修补和仿制高手,欣赏的角度别具一格。他们在一边低声讨论着这些瓷器如果破损了该怎么修复,这些瓷器里的胎质和釉料配比是什么。

“这些瓷器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它们的珍惜程度了。每一件都是绝品。”

向立臣肯定地说道。

“师哥啊!我们哥三个在古董文玩行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加一块都没有小北这一年入手的东西多。你说这是运气的原因吗?”

扈三良感慨地说道。

向立臣笑而不语地看着自己的孙子,眼睛里面闪烁的全是慈爱的光。

这场“清三代官窑瓷器鉴赏会”,从晚上五点,一直进行到夜里的十点多。其间的晚餐都是在会议室里吃的。

回到四合院,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可向立臣和沙联安却没有马上休息,把沙莉阳、向北寒、陈思嘉叫到了客厅里。

关好门窗后,谨慎小心地拿出了一幅卷轴。

随着卷轴的缓缓展开,一幅雍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展现在了眼前。

向北寒的眼睛一亮,就从头至尾地看了一遍。纸、墨、印泥不用说了,是冯佳瑶准备的清宫旧藏,除了老旧程度有所差别外,完全和那幅雍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迹一模一样。

仔细看下来,整幅的字迹风格,以及印章的形制可以说和真迹如出一辙。就凭向北寒这双鬼眼,也是只在脑海里把原本的真迹和这幅临摹本进行重叠对比后,才捕捉到几处微小的差别。

当然了,看到爷爷和沙联安联手合作临摹的这幅“雍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向北寒眼中的那种红芒并没有出现。

“这应该是真迹吧?”

陈思嘉两眼直愣愣地盯着这幅临摹品,傻傻地问道。

沙莉阳一笑,说道:“傻丫头!如果这是真迹,向爷爷还用费那么大的精力临摹吗?”

就在向北寒、沙莉阳和陈思嘉不断赞赏的时候。

向立臣轻声说道:“小北!这是我和你沙爷爷耗费十多天临摹出来的。以我们的功夫,如果不是行里绝顶的高手,肯定是看不出毛病来的。只是……”

对这幅临摹的“雍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非常满意的向北寒,听爷爷一说“只是”,马上就知道爷爷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鬼眼寻珍 最新章节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代三皇,网址:https://www.zuimeng.net/544/544367/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