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江城市的忧虑(2/3)
作品:《重生之衙内》流传千古的文化传承,而是得益于钨矿、钒矿乃至金矿等矿产的开采,以及其他经济领域的进步。江城市委书记能进阶潜州市委常委,多半是因为经济增长,而非得益于千古文化名城。
苏延光上任之后,透过江城市高速发展的“矿业文化”,看到了深深的隐忧。因为采矿业的利润颇为可观,除了许多正规的矿产公司,还有更多的私营矿主,也在疯狂开采。江城市最大的黄花山矿场,因为钨矿、钒矿、锰矿等矿石含量丰富,矿脉延绵数十里,开采成本相对低廉,竟然集中了上百家的各色矿业公司,在参与开采。
这种缺乏管理的开采,注定是混乱的,无序的,不但造成了大量的矿产资源浪费,产生的利润相对也很低。每年处理上千万吨的矿石,给市财政的上缴的利税,也不过是区区一千多万元,平均一吨矿石,不过产生了一块钱的利税而已。听起来颇有戏谑的味道。
除了矿产资源的大量浪费,这种疯狂的无序开采,也给江城市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但各个矿场附近,灰尘遮天蔽日,就是市区,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今的江城市,竟然有柳俊初去宁北县上任时的“风采”。当时的宁北县,被群众戏称为“煤多人多灰尘多”,县城一天到晚都是灰蒙蒙的。后来柳俊大力整顿煤矿,限量合理开采,一举扭转了这个灰蒙蒙的境况,还给宁北县一个山明水秀好环境。
这样的情况,还不止江城市一家有,临近两三个区县,矿业公司一样的挤破头,环境也是一样的糟糕透顶,与柳市长上任以来,一直强调的宜居城市,旅游城市,全然不搭界。所谓留给子孙的碧水蓝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苏延光很头痛。凭直觉,他就清楚这种无序开采的状况,绝对不是柳市长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更不是正在对外宣传的“山清水秀”。苏延光很担心,柳俊迟早有一天,会拿这个事情做文章,斥责他苏延光主政不力。
而且,如此疯狂开采矿产,拼命消耗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在寅支卯粮,用“子孙钱”。
现在很多矿区,已经因为开采过度,发生了地表沉陷的情况,一些居民住宅和中小学的校舍,出现了下沉和开裂,隐患正在变成真正的危险。江城市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所以,苏延光主政江城市之后,一改前任管永清特别关注矿产公司的做法,打算另辟蹊径,多渠道发展江城市的经济,眼前这个万亩基本农田示范区,就是苏延光上任后搞起来的。
富民先富农!
这是苏延光在江城市委常委会上提出来的口号。
这个口号,得到了潜州市委书记韩旭和市长柳俊的一致认可。
高长宏利用三讲教育的空闲时间,去潜州各区县走走看看,柳俊就将他领到了江城市,一台中型面包车上,坐着柳市长、高司长以及几名随员,不声不响开了过来。
既无警车开道,更加没有前呼后拥。
对于这种轻车简从的方式,高长宏很欣赏,微笑着说道:“看来柳市长是准备在潜州实行‘简政’啊……”
柳俊哈哈一笑,表示默认。
即将到达江城市的时候,于怀信才给苏延光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柳市长陪同中央三讲教育巡视组副组长高长宏同志,准备去实地考察江城市的万亩基本农田示范区,马上就快到了。
柳市长上任后,经常搞这种轻车简从的突然袭击,区县领导人倒是都习惯了,也不以为异,纵算是韩旭,似乎也收了柳俊的影响,下基层的时候,都是一台车,两个随员而已。
不过这一回,自然有些不同以往。毕竟高长宏头上顶着“中央巡视组”的大牌子,私地里,更是老高家的嫡长孙身份,岂可轻慢?
高老,对于苏延光这样的基层干部来说,是一个闪耀着神圣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衙内 最新章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江城市的忧虑,网址:https://www.zuimeng.net/85/85510/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