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八、谁才是真正的军事家

作品:《闲来闭门读古文

——读《曹刿论战》

长勺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庄公十年,曹刿由于在战争中的精彩表现那些历史学家们交口称赞。我在初中时才通过语课欣赏这一历史巨作,当时就按照老师的讲解来理解课,觉得曹刿是个军事家,鲁庄公是平庸的领导者,也稀里糊涂地认为同意了中“肉食者鄙”的观点。可是等我最近重新读这篇章的时候,原来那些学者们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真正的最佳表现者应该是当时的鲁国国王鲁庄公,他才真正称得上是军事家。

鲁庄公是个军事家基于他在长勺之战中出色表现。首先,鲁庄公在日常工作中是个励精图治的高明领导,因为他通过三个方面的勤奋努力,使国内各种力量达到精诚团结的局面:一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就是他注意团结身边的人;二是“犠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当时祭祀对国家来是头等大事,这明他是个爱岗敬业的好领导;三是“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明他能够勤政爱民。这些作为无疑奠定了长勺之战胜利的政治基础;

其次,鲁庄公通过日常的军事训练拥有了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在双方的整个战斗过程中,只用了“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十几个字。但这却明鲁国和齐国的军队的战斗力水平相差不多,只靠气势的强大就可以取得胜利,如果是老虎和羊战斗的话,就算老虎筋疲力尽了吃掉羊也不费吹灰之力;

第三,鲁庄公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能够及时听取正确的意见,对曹刿的提出的正确观点言听计从,这也是决定这次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因素。

曹刿一出场就提出了个鲜明的观点“肉食者鄙”,其实等我们读过全才知道,他自己也是个肉食者。比如,他可以随便地入见当时的国王鲁庄公,而且他提出的问题鲁庄公都做出了明确的答复,鲁庄公上战场的时候曹先生很随便地坐在鲁庄公的专车上,可以想像曹刿在鲁国地位不低。

这篇章的名字叫《曹刿论战》,其实是一个谋士在一个关键时刻对一个英明的领导出了个正确的主意,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想在这篇章中鲁庄公值得现代人学习和思考的东西更多。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左传》)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犠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於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本章已完成! 闲来闭门读古文 最新章节8.八、谁才是真正的军事家,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5/151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