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十六性格决定命运
作品:《闲来闭门读古文》——读《吴许越成》
春秋时代吴越争霸这段风云变化的传奇故事中,最大的悲剧人物莫过于伍子胥了。他虽然对吴王夫差忠心不二,由于他处理问题失当和人作梗,最后落得被赐死沉江的悲剧结局。常言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最有力的验证。
伍子胥,春秋名臣,武双全,父子楚国栋梁之才。其父伍奢和兄伍尚因受太傅费无极诬陷,为楚平王赐死,子胥孤身而逃,传中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就的他在亡命天涯中的一段传奇经历,后来辗转至吴国。到了吴国以后,子胥助公子光请来专诸刺杀吴王僚,公子光自立为王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他又得孙武之佐,乃大破楚。性格刚烈并在仇恨怒火中煎熬了数年的伍子胥不能自持于是对已经死亡的楚平王掘墓,鞭尸三百。这也犯下人生中第一个大错误,让吴**队在楚国不能立足,最后退兵回国。
后来在吴越战争中,吴国大破越至会稽,越以三千残兵退守,而以重金赂吴太宰痞,请降。子胥力谏灭越而吴王夫差允。看来伍子胥的特点就是对战败者赶尽杀绝,我估计吴王夫差也是吸取伍子胥在楚国极端做法的恶劣后果,才允许了越国投降。这时候伍子胥就更暴露了他性格的最大缺陷:好强暴燥没有城府。一看吴王不听自己的意见就大发牢骚,“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如果他只是发点脾气,是可以原谅的,但诅咒国家就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了,这也在他和夫差之间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裂痕。他知越必自大而不专断暗杀越王,乃至后来勾践灭吴,他真是该软的时候硬,该采取强硬措施的时候却偏偏没有了主见,真是可惜复可叹啊。
后来,吴王想打齐国,他力阻,可吴王却偏偏打败了齐国。如果此时,他去向吴王请罪,我想,以后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可是他却跑到齐国去而把自己的儿子托付齐国掌权的鲍氏照顾,这是他最愚蠢的一招了,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等于把脖子洗净了送给他的仇人太宰伯痞来砍下这一刀,吴王赐死子胥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前年,上级要来我单位验收工作,当时我向领导提供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可领导只采纳了少部分,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阁,我总是对人抱怨:“这么好的意见都不听,验收肯定不能通过。”可是后来验收却通过了,我的心中不舒服了很长时间。读过伍子胥的故事,回想我自己的言行,不禁背后冷汗直流,我的过激话不知是否传到领导那了,最近几年工作总是得不到领导的有力支持,不知和此有没有关系呢。
唉,一个伍子胥倒下去,千万个伍子胥站起来,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悲剧总在以同样的方式重演了。
【吴许越成】(哀公元年
《左传》)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本章已完成! 闲来闭门读古文 最新章节16.十六性格决定命运,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5/15191/37.html